第(1/3)页 “陛下?” 英国公满脸的难以置信。 不仅是他,除了内阁四位和户部尚书郭允厚外,其余众人也满是震撼。 他们知道皇帝有很多想法,也很决断,但那都是表现在理政之上,没想到会商贾之事。 看着震惊的众人,孙承宗暗笑一声,这位新帝表现出来的能力,让他惊叹了无数次。 英国公摸着手里的契约:“你们速度都好快呀。” 礼部尚书刘宗周轻抚胡须:“如果能实施,那么四百万顷军屯田差不多能有二十四万万两白银, 如果再算上举(利息),差不多在二十九万万两, 平均每年近一万五千万两,支撑军饷很轻松,但这里又有两个问题。” “第一,售卖田地也就是二十年的期限,可二十年之后怎么办?” “其次,四百万顷很多,加上百姓手里的,合计五百五十万顷左右,人均不到三亩多,还是差了一些, 宗室和士绅手中的田还是得想办法弄出来。” 群臣大部分也是点了点头,虽然解决了售卖的问题,但一个是一锤子买卖,即便是省着点,五六十年后也要耗空了。 一个是不够的问题,解决不了,前期做的都白费了。 崇祯心里叹了口气,读书人果然大多不通商贾,嘴里喊着民生疾苦,却不知道怎么做。 “第一个问题,地卖出去以后,朝廷有钱了,是不是需要修桥铺路、兴水利、建书院等等, 做这些工程是不是需要百姓? 加上种田所得,百姓手中就有钱了,我们是不是得想办法让百姓把钱花出来?” “花出来?” 刘宗周下意识问了一句,随即道:“不是手有余钱吗?花出来怎么有余钱?” 不待崇祯回应,户部尚书郭允厚出声了:“刘大人,银子流通了才能体现价值, 大明有一万五千万人,如果人均存银二两,那市面上就没有什么银子了, 朝廷怎么给军士发军饷?怎么采购等等? 那朝廷只有去挖银矿来解决没钱的困境,一面挖矿一面存银子, 那有朝一日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最终只有半两,甚至更低了, 为什么历朝历代没有大量挖银矿的根结所在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