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种植的好,亩产应该在四到六石左右,你有时间研究一下,如何能提高产量, 朕隐约觉得这种作物能成为继水稻、小麦之后的第三大主粮,作用还要在番薯和土豆之上, 如果研究成功了,再加上番薯、土豆,大明就有五种主粮了,全力推广后,以后即便是有天灾,咱们也不怕!” “玉蜀黍?” 陈经纶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陛下说的是番麦吧,这种作物臣听过,但未见过, 记载说是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炊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对,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你也要重点研究!” “臣明白!” 郑崇俭等人又问了陈经纶一些关于番薯的问题后,突然道:“陈副院长,说了这么多,本官对番薯充满了好奇,这心里跟猫爪的一样,你有没有带一些来?” 听郑崇俭这么问,众人也都是看向了陈经纶。 陈经纶立刻道:“陛下,臣此次前来,也带了一百余斤来,请陛下品尝一下!” “哈哈,看来朕今天是有口福了,拿来给诸位爱卿看看!” 崇祯早就想问问陈经纶有没有带一些来了,实在是身份摆在那里, 而且人家忙活了几个月,你不先搞工作却是想着吃的,实在是说不过去。 片刻后,两名军士抬着一个箱子走了进来,陈经纶上前打开箱子,展现在众人眼前是一层厚厚的松针。 陈经纶拨开松针,拿出一个纸张包裹的长条物体。 “陛下,松针是防碰撞的,纸张是防潮用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延长储存时间。 这些方法都是百姓们摸索出来的,效果特别的好,若果再放在干燥的地窖中,至少可以保存半年的时间!” 拆开纸张后,一个个足有半尺长、还带着些泥土的、红色表皮的番薯出现,大小几乎一致,看的出来是精挑细选的。 众人也都拿起来翻看着,放鼻子前闻一闻,若不是场合不对,他们都想掰开尝一尝。 “诸位大人,这人番薯整个的生着吃,还可以煮、烧、烤、蒸! 还能蒸完了加上面粉白糖炸成番薯丸子,还能做成红薯干、番薯糯米饼…… 我们福建百姓已经研究出了十数种吃法了,老少皆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