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一路南撤+回家(二合一)-《五代河山风月》


    第(2/3)页

    这些减员并非完全战死,有些是和大部队走散,找不到了,有些则是伤残,留在各地由地方政府出钱,百姓就地赡养。

    到从潞州往南,将士们终于摆脱了笼罩在头上的辽国阴影,队伍行进丛容很多,都欢快起来,战终于打完,活下来的都是都如劫后余生。

    官家在潞州又做了一番部署,关于各军驻地的。

    不先给他们安排好落脚点,乱哄哄往南撤,说不定又是一出北汉国的悲剧。

    在北汉虽丢了民心,抢掠至少是在敌国,如果回到国境内也接着抢,那实在太不成体统,虽然五代十国中这样的操作也很常见就是了。

    官家郭荣显然是在战争中学习的,经历太原之战后,他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潞州就把各军驻地,撤退路线安排好,到时清楚明了,谁敢再犯,直接杀了就是!

    史彦超不出所料不能回郑州,需率兵跟随乘舆回京,之后就是论功行赏,于情于理都不能离开。

    而且在潞州的当天晚上,有绯袍官员来传话,官家召见了老爹。

    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但老爹回来后一开口史从云就知道应该是谈关于老爹的安排。

    史彦超让他不要跟着大队,而是带少数人回家,去把家里人从郑州接到京城汴梁。

    光这一点,史从云听出许多信息。

    首先官家想让史彦超继续跟在他身边领兵,不再外镇,所以才会让他们去京城。

    其次,官家直接召见史彦超去说,还要留在京城,显然是将老爹当成心腹嫡系了。

    对比刘邦和灌婴就知道,越是皇帝心腹,就越会放在身边,哪怕官位低也比外面的人受信任。

    最后,官家似乎并不准备放弃对外用兵。

    看皇帝准不准备对外用兵,看其放置心腹猛将的位置就能看出大概。

    猛将外镇京城周围,那大概是短期内不准备用兵,但如今官家不让史彦超外镇,而是留在京城,十有八九是随时准备发动战争的。

    史彦超等人在京城,这样朝廷才有人领兵,才能随时发兵。

    可以说郭荣一上位,就展现出其野心志向。

    史从云还能说什么,这种层面的决策他只能干看着,心里猜一猜,至于官家到底想啥,相公们到底想啥,鬼知道......

    他只能听从老爹的吩咐,将几大车财物提前分给将士们,随后带着王仲、邵季和二十骑脱离大队往南,抢在大军前面南下。

    走泽州翻山到怀州,随后从怀州南面渡河去往郑州。

    他只带了皇帝赏赐的玉带、锦袍,还有一些金银物品。

    这年头货币混乱,百姓大多都用以物易物,而通用的交易物品就是布匹,很多地方钱不一定花得出去,但用绢帛布匹就没问题。

    不过他身上一包袱的东西就是一笔横财,不说皇帝给的锦袍玉带,就说其它东西大概也值个三五十缗。

    而且回到大梁之后,官家肯定还有后续赏赐,想想就爽!

    等到史彦超升官,他大概也能混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家里就是两个人拿俸禄了,日子会更好过。

    ........

    连日赶路,到六月下旬,史从云在怀州南面黄河边找人渡河,之后那船家见他们都是军人,不敢收钱,不过他还是给了。

    之后便迎着黄河边一路往东,没几日就到熟悉的郑县。

    正带着几个人巡河边的李全率先发现他们,里面笑脸迎上来,恭喜他们打了胜仗。

    史从云可不想和他一个大男人寒暄,说两句就打发他走,他想死大娘、小娘还有赵侍剑了。

    于是让邵季、王仲先领人回军营,自己带着骑驴的王秋往南面岔路走。

    走到寨子后方,远远的就看到小河边蹲着和几个大妈一起洗衣服的赵侍剑背影,在马背上大喊:“赵侍剑,小爷回来了!快回家帮我卸甲。”

    说着打马往院子里跑。

    院里听到动静,大娘小娘,几个老人都纷纷出来,他暂时让顾婶将王秋安排到西院去住。

    王婶看了低头不敢说话的王秋一眼,一脸神秘笑容,便带小姑娘去安顿了。

    其他人都围上前,有人帮他牵马,有人给他拍灰,将他围在中间热闹非凡,像迎接凯旋的英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