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势第五-《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


    第(3/3)页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拥有杰出的口才,常是以奇致胜,留下许多佳话,这也为他以后竞选议员和总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860年,林肯以奇制胜,妙语连珠打败对手,使对方无话可说,取得总统竞选胜利的。林肯当时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他的对手则是民主党的大富翁道格拉其开。这位阔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丑化他的竞争对手:“我要让林肯这个张下佬闻闻我的贵族味。”他在一列豪华上安上一门大炮,每到一站呜炮30响,并伴以乐队齐鸣。而林肯不但没有专车,就是坐火车也要自己买票。在一次演讲会上,他说:“是的,我没有专车,没有财产,但我有妻子和三个儿子,他们都是我的无价之宝。另外,我还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读。我本人既穷且瘦,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你们。”

    面对林肯这样的演说,道格拉斯黔驴技穷,无力回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林肯取得竞争选的胜利。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故能择不而任势[兵家使用范例]

    毛主席的谋势造势艺术

    “任势”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对于自己的部队,要有一种“勇势”。就是要使部队能始终操持旺盛的斗志,高昂的士气,严整的军威,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要对敌人造成一定的“险势”。就是在交战时,努力造成一种强有力的威慑形势,从心理上给敌人以极大的压力和震撼,动摇其军心,涣散其斗志,迫敌就范,从而造成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态势,使敌人在不利的形势下与我决战,迫敌按照己方的计划作战,逐步将战争导向胜利。

    毛主席非常重视“造势”的作用,不论是对己形成的“勇势”,还是对敌制造的“险势”,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仅以三大战役为例,毛主席通过选“点”造势,对敌形成了一个双骊个“险势”,无不令人叫绝。辽沈战役,毛主席看好锦州,一战获重,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使国民党55万大军陷入灭顶之灾。就连国民党将领范汉杰也不无钦佩地说:锦州好比一息息相通扁担,一头挑华北,一头挑东北,锦州一失,这条扁担就断了,非雄才大略之人,不能做出此断。平津战役中,斩断敌东西摆开的一字长蛇阵,造成隔而不围、围而不打之势,置国民党军队于军心涣散、是守是逃举措不定的狐疑状态。淮海战役中,攻取宿县一个点,一举切断了徐蚌线,使位于徐州十字架的刘峙集团置我军的包围这中,从而决定了这次决战的大局。同时,我军还在战役中多次实施分割、包围、穿插、迂回等,以小“势”配合并形成大“势”等,都充分表现了毛主席高超的谋势造势艺术。

    曹操乘势力败马超

    历史上,由于选人不当,用人失策,因而“失势”造成兵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公元221年(东汉建安十六年),割据一方的马超、韩遂等人合兵10万据守潼关,曹操率军前去征伐。曹操在潼关与马超对峙,表面上以大军牵制马超主力,暗中却派精兵悄悄渡过黄河。紧接着,曹操主力也顺利西渡黄河,向南推进。马超退守渭水,曹操设疑兵表示准备撤军,暗地里则派人修桥渡过渭河,且加紧修筑营垒。马超率军乘夜攻营,曹操设伏兵歼之,马超进退两难,向曹操求和。曹操假装同意,趁离间马、韩联盟,马超的力量进一步削弱。曹操乘势力败马超。

    曹操与马、韩联军会战初期并不占优势,不过曹操并没有就此罢兵,而是利用各种计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自己营造了一系列的有利态势,等到时机成熟之时,全线出击,大败马超。曹操面对最初不利战况,“求之于势”,变劣势为优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善战者。

    [商战使用范例]

    发挥人才的特长

    不“择人”则不知如何用兵;不“择人”则不知将之优劣。知敌之情,方能正确“任势”;知将之优劣,方知部署之妥否。因而,“择人任势”实际上是求得全胜的大谋略。同性,这也是现代企业经营中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曾经世界曾富堤义明经过20多年的时间,将当初一个名不经传的西武集团变成了今日堪称日本一雄的西武集团,其成功的重在原固之一,就是他能够“择人任势”,使企业内部的各种人才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出一流的效益。

    福特汽车公司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公司,在国际上享有崇离的声誉。它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十分重视培养和提拔人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大胆聘用37岁的年轻建筑师阿尔巴顿·康,从而在福特公司诞生了93分钟造车的神话。而福特一世也同样十分重视对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在福特一世决定退休,由亨利二世接任总经理时,福特公司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了困境。亨利二世接管公司后,急需改变的是扭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匮乏的局面。因此,他不异高薪聘请管理人才,而且给他们足够的权力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当明有一个以桑顿为首的“桑顿小组”,这个小组由十名出色的年轻军官组成,他们具有了不起的运筹能力,可是他们要求的年薪标准也很高。不过亨利二世认为,这种离级人才必然对公司的发展有利,付给他们高薪是物有所值,因此他便许诺重金把他们全部聘请到公司,并委以重们为福特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是老福特还是亨利二世都非常注重利用人才。老福特任用年轻建筑师,提高了生产效率;亨利二世不惜重金聘用“桑顿小组”,扭转了公司的不良局面。这些都说明了“择人而任势”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罗恩斯坦拒绝没收计划

    所谓势,就是由人、事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

    这里的“人”是指具体办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办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彼时却也许不可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

    斯瓦罗斯基家族是奥地利的一个世家望族,祖祖辈辈都从事仿钻石饰品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奥地利被盟军占领,因为在大战中,该公司曾接受纳粹德国的订单,为德军生产过望远镜等军用物资,因此斯瓦罗斯基公司差点被法军当局没收。罗恩斯坦是美国富商,当时他正在奥地利,当获知此事后,立即前去和斯瓦罗斯基家族谈判。罗恩斯坦主动提出,他可以去同法军交涉,设法不使公司被法军没收;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交涉成功,斯瓦罗斯基家族必须将公司的销售权让给他,且在他有生之年,他可又从销售总额中提取10%作为报酬。

    罗恩斯坦的条件虽然非常苛刻,但他所能提供的帮助,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斯瓦罗斯基家族权衡再三,别无他法,只好接受了这一条件。罗恩斯坦与斯瓦罗斯基的谈判一结束,马上又去了法军司令部,要求法军撤销没收计划,他说:“我是美国人罗恩斯坦,斯瓦罗斯基公司从即日开始已成为我的公司,该公司因而属于美国的财产,所以我拒绝法军的没收。”法军一听斯瓦罗斯基公司已经成了美国人的公司,顿时无话可说,只好同意罗恩斯坦的要求,撤销了没收计划。不久之后,罗恩斯坦设立了斯瓦罗斯基公司销售代理公司,其实这家代理公司只不过就是开发票,以确保10%的销售额能成为罗恩斯坦的利润而已。

    [处世使用范例]

    择人任势

    优秀的政治家总是善于创造对自己十分有利的政治态势,而绝不会一味地对下属求全责备。作为一名掌权者来讲,一定要善于择人任势。

    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和他善于造势与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曹操不理会董昭之召,从长安东逃,在陈留结识了孝廉卫兹。卫兹非常有谋略,而且讲究节操,因此备受曹操器重。曹操曾多次登天拜访卫兹,和他共商天下大事。

    卫兹动员曹操要抓住时机发动起兵,成就霸业,他还拿出家财来帮助曹操招兵地买马,为曹操起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时,曹操在谯县的宗族、宾客、部属也纷纷起来加盟,其中就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各位贤才。后来他们都成了曹操的心腹将领,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创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曹操欲“挟天子以令诸侯”时,遇到许多麻烦,又多亏董昭、钟繇等人的及时帮助才得以流过难关。看到曹操十分爱惜将才,董昭、钟繇后来也陆续加入到曹操的队伍中,他们同样为曹操成就帝王霸业贡献了一分不可缺的力量。

    可以说,如果曹操不注重利用贤才,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里,他肯定是成就不了一番霸业的。曹操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善于“择人而任势”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