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醉知县?” 朱允炆皱眉。 冯上六喝了一杯酒,抖着腿说:“固镇知县卫膑嘛,我们都叫他醉知县。” “何解?” 夏元吉也有些好奇。 冯麦子张嘴回:“知县好酒,每个月都要醉几次,喝醉了还喜欢睡大街上。” 朱允炆凝眸,这倒是有个性,大半夜睡街上,还不担心被人抢了,打一顿,至少这固镇的治安还是过得去的。 老丈补充了句:“其实卫知县还是挺好的,他不管事。” 呃! 不管事就是好知县? 这是什么逻辑? 朱允炆不明白,杨士奇似乎看穿了,解释道:“老丈说的不管事,应该是不多事吧,许多官员都是如此,十年如一日,坐堂,下堂,即不主民生,也不问旱涝,天灾来时,文书告急,平日年景,各自过各自的,谁都不打扰谁。” “对,对,就是这样。” 老丈称赞。 朱允炆明白过来,这个卫膑卫知县是典型的“无为式”官员,将固镇交给他管理,十年未必会出一次错,但十年之后,固镇还是十年前的固镇,没啥变化,也没啥发展。 这样的官员在地方官员中的占比恐怕是不低的,他们的心态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苦熬资历,熬也熬到领退休金…… 你处罚他们吧,他们没毛病。不处罚他们吧,地方没进步。 这就让人有些郁闷了。 不过对于固镇而言,发展又有什么好发展的。 商业? 商人也不愿意来这里,南面的凤阳、长淮、临淮多好,谁愿意跑远路到固镇,而且一个小地方,人口不多,市场不大,利润空间又能有多少。 农业? 也就那样,地不少,旱灾来时,三十亩地能打三百斤粮食都是老天赏脸。 工业? 这个时代还没…… 这地方似乎就适合“无为”,你们种庄稼,收多少是多少,县衙治理,该怎么判怎么判,其他时间,喝醉了躺大街上也没问题。 朱允炆陷入沉思,破解这种局面还真不容易,伸出筷子品尝了下藕,眼神突然一亮,问:“这藕似乎比其他地方的清脆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