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蒸汽机的问题终于要解决了,这一次,我们绝不会再落后于他人!” 朱允炆轻松地说。 马恩慧疑惑地问:“他人,皇上说的他人是何人?难道说这世上还有比大明更厉害的王朝?” 朱允炆摇了摇头,低头看着茶水默然不语。 马恩慧不知道,大明人不知道,西方的文艺复兴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西方科技即将登上历史舞台,再过几十年,他们的力量将会沿着大海,抵达东方,再过四百多年,他们将用坚船利炮,强迫这一方土地打开国门,沦落屈辱的深渊。 但现在,大明不会再落后了,华夏不会再落后了! 科技的先手,大明掌握了!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与大明的人才。 科技这颗种子已经在大明萌芽,只要呵护,不扼杀它,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后世大明子民撑起一片天! 少量的铬矿石很快就送入武英殿,经过朱允炆验证之后,确系是铬矿石,立即下旨命令北平安排匠人,开挖铬矿,并传令工程机械院研究铬矿,找出其熔炼温度,掺杂比例与特性关系…… 四月二十日。 朱允炆再一次至龙江船厂视察,万海平、梁尚才、阮安等人迎接朱允炆,匠学院的公输巧、二炮局的陶增光等人也到了。 这一次来,不是因为蒸汽机,而是因为铁船。 船坞里,一艘近五丈长的纯铁船傲然而立,没有设桅杆。船只底窄身宽,显然是一条海船。 万海平、梁尚才等人目光火热。 为了实现纯铁船只的制造,龙江船厂汇聚了最精锐的匠人力量,吃透了浮力学,掌握了船只设计与浮力的关系,计算图纸足足装了几十麻袋。 然而掌握理论难,但更难的还是制造。 大明不具备厚铁板大尺寸制造技术,想要打造铁船,就必须解决铁板的对接问题。 木质船只,铺设船底时,木板与木板之间可以胶合,可以铆接,可以填充缝隙,避免出现漏水渗水问题。 可这是铁与铁的对接,铁和铁之间根本就不能胶合,铆接可以,但存在着缝隙,哪怕是用尽办法填充,也无法像木材一样密实,只要一个撞击,剧烈颠簸,铁板之间就会出现裂缝。 而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龙江船厂的匠人采取了最笨拙、最吃力、也最可行的办法: 包钢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