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孟徳自从打算组建秩序,就在思考相关方略。 自身修为为首要。 其次,外部整合小青山周围势力。 如和四象门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便是很好的开始。 除此之外。 一个篱笆三个桩,小青山上也就许秀凤、沈铁、余灵飞三人,三人还都是脱凡阶段,其中余灵飞更是二五仔。 望过去,可用之人寥寥。 这样一来,不利于未来发展。 事事都要自己去办,那还有什么时间去修仙? 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成宗做祖,拉一把弟子。 日后和人争斗,不说一呼万应,也要达到“那人是邪魔外道,诸弟子听令,并肩子给我拿下!”的局面。 以多胜少最为稳妥。 “丹徒县的人口普查登记已经完成,适龄的修行弟子也摸排清楚。” 许秀忠坐定,汇报这些时日武院的建立情况:“之前县内就有一套文教班子,我直接在此框架上搭建起来了武院。” 有王孟徳镇守周边,妖魔纵横,乃至于兵祸,都不会波及丹徒县。 他只需要做好王孟徳吩咐的事。 “丹徒县原来的文教班子,是培养治理凡俗所用的人才,和修行所需的人才不同,所用的教材也不同,要做一些调整。” 王孟徳边听边颔首,思考片刻道:“许秀忠,你记一下。” 他回想元阳派培养弟子的流程: 十岁招收,修行武学之前,先学三年文化知识。 一是习武需要一定年龄,十二三岁最好,小的化怕影响发育,大的化骨骼定型潜力大失。 三年的文化知识里,不仅是识字,还有关于元阳派的宗门理念。 培养弟子对于宗门的归属感,还有尊师重道的精神。 不要以为修行世界真的就全是弱肉强食、打打杀杀。 简单的以修为论辈分,元阳派里没那种规矩。 反而元阳派其实很保守,很注重培养感情。 大到宗门归属感,中到对传法长老、庶务执事的尊崇,小到弟子间的友睦关系,这些都要培养。 当然。 王孟徳不能照搬元阳派的体系。 小青山的局面,和元阳派没法比。 元阳派是千百年的底蕴,早有一套成熟体系,这有海量资源。 小青山不具备元阳派的条件。 在丹徒县,王孟徳的想法是分批次拣选。 一个是八到十岁的孩童,先识字认字,培养“小青山”理念。 再一个是十岁到十二的弟子,识字一年到三年尝试修炼。 然后是十三到十六七的少年,边传下武学,边学习文化知识。 最后,更大年龄也想入武院的,比如武林中人,也可以。 王孟徳打算先广撒网,择其优者传授元阳派的功法,激发良性竞争。 若是资质一般,可以转化为凡俗行走,为小青山在凡俗中奔走做事。 王孟徳和许秀忠谈了足足一个时辰。 分批次培养里面有不少说法。 对于从小培养的,选拔可以放松一些,只要资质尚可就可以传下脱凡神功。 而年纪大了的,或者本就是武林中人加入的,那拣选自然会更为严格。 因为三十岁不入先天则终身无望的说法。 他也限定了招收武林中人入武院的年龄限制,以三十五岁为上限。 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先把框架拉起来。 这个最重要。 至于有没有成果,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验证。 伟力归于自身就是有好处,他的想法有人帮忙实现,就让许秀忠忙活去吧。 看看这位大舅哥能力如何。 办不好事,那只能换人了。 总之成则喜,不成也没什么。 里面细节太多,王孟徳和许秀忠定下了每七日让他上山汇报一次工作。 许秀忠离开后,王孟徳又仔细想了想:“武院拉起框架之后,就可以把余灵飞、沈铁打发下山去了,让他们担任武院的第一批教习。” 同时。 也要抽时间编写修行用的教材,其中自然包括脱凡功法。 王孟徳打算把《九龙炎阳功》《庚金轮转功》《沧海惊涛功》《枯木回春功》《厚土载物功》作为未来武院弟子的修行功法。 不像元阳派财大气粗,整本整本的传授,他打算每部功法分为上下两篇,经过观察,资质心性尚可的再传授整本。 毕竟元阳派当年挑选弟子,是以核心腹地五原郡为主,然后明州其他郡也会网络一些天才。 重的是精,而不是多。 基本上每个弟子都有资源倾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