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裴墉的打算-《知否之第一公子》


    第(2/3)页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点,那便是权力。

    裴衍还很年轻,朝堂上那些个老狐狸那个不是生了八百个心眼子,想要应付这帮人,裴衍还是嫩了点。

    科举的事裴墉帮不上忙,但在军队里,裴墉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这一次的历练亦是如此。

    军人的心向着谁,从来不是看你是谁的儿子孙子,不看你姓什么,只有真的跟他们一起在战场上厮杀过,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这一役后,裴衍的名字也会慢慢地在江南兴平军里慢慢传开,至少给诸军将士留下一个最基本的印象,那就是这位小公爷不是啥也不会的二代。

    至于说仕途...哼,谁说文官就不能带兵了,当年范相经略西北不也是文人之身。

    “这性子,还是需要再磨一磨啊。”裴墉看着下面人递上来的报告,叹了口气道。

    而在这份折子里,裴墉却也敏锐的看到了两件事,其一便是裴衍与小蝶两位侍女的关系变得愈发亲近起来,虽然未有同房之举,但显然态度相比先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其二,裴衍在江宁府写了两首词,其中水调歌头经由一段时间的传播已经传到了京里,如今东京城里的文人学子对于裴衍这个名字也是多了另一层认知。

    就连当今官家也忍不住称赞裴衍诗才不逊晏同殊,更胜杨无端。裴墉也是第一次知道孙子还有这本事,颇感欣慰,他们这帮军侯的子孙里,读书的不少,被夸赞有文才的没两个。

    而另一首词,却是写给了一个青楼女子。

    裴墉忍不住皱起眉头来。

    裴衍今年十八岁,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对于男女之事有了心思也是在所难免,两个侍女也就罢了,只要不在当家主母进门之前搞出人命来就行。

    但这青楼女子。

    非是裴墉看不起谁,国公府高门大院,这个话柄,他不想落下。想想前几年顾家老二那名声,据说自己这个好孙子还跟顾老二走的挺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