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老两口的养老生活(正文完)-《回京种田后王妃暴富了》


    第(2/3)页

    慕溱臻当政后,特别注重发展教育,早些年媳妇儿和他说过的义务教育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虽然他们天历目前还做不到推广义务教育,但多建几所技术学校还是可以的。

    国库里的积蓄相对充盈,慕溱臻下令在全国几个繁华的城市修建职业技术学校。

    用媳妇儿话来说这叫先富带动后富,现在繁华的城镇修建学校,既可以先解决一部人的上学问题,也可以缓解国库大量拨款的紧张。

    等先入学的人发展起来后,就可以带动其他贫困的人脱贫致富。

    职业技术学校如今已是百姓们心中的天堂,知道皇帝下令在全国十个城市修建职业技术学校后,他们都十分高兴。

    修建学校所需的银钱量巨大,现在一下子要修建十所,国库得大出血,乔谚想了个办法,号召民间募捐。

    就像现代的众筹一般,每一笔捐款都有清楚的明细,账务公开,让捐款者知道他们捐的钱都用在了实处,没有被贪污。

    慕溱臻对乔谚这个办法十分赞同,还和前朝的大臣商讨过,得到大臣们的一致认同,于是这件事就交到了乔谚身上,由各方大臣协助。

    乔谚写好了策划,让慕溱臻派了钦差大臣到全国各地推行此事,京城的募捐由她自己开展。

    在开始募捐之前,她找了当朝的几个大儒,让他们帮忙写了一堆嘉奖文书,就是现代的荣誉证书,上面还印有他们的印信。

    无论老百姓们捐款多少,都会颁发一份嘉奖文书,并登上荣誉榜,由官府通报嘉奖。

    待学校建成后,每个学校门口都会有一个荣誉碑,上面刻有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人员的名字,警醒学生不忘恩情。

    而那些捐款数量巨大,对学校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还会额外获得由慕溱臻亲自题写的“光荣之家”牌匾一块,可以流传后世,光宗耀祖。

    这些诱惑因素一出,老百姓们捐钱可积极了,有的是真想为学校做些贡献,有的则是想得到由大儒亲笔书写,还刻有印信的嘉奖文书。

    这些以后贴在家里,可以炫耀一辈子!

    京城不缺富贵人,为了皇上亲笔题写的牌匾,他们都卯足劲地捐钱,各个世家之间居然还攀比起来,生生捐出了一所学校。

    当然,待募捐结束后,乔谚也如同事先所决定的一般,每笔账目都公开,让老百姓们监督当地负责建造学校的官员,确保没有人敢贪赃玩法。

    慕溱臻上位五年,全国已经有十多所职业技术学校,数不清的穷苦人家解决了教育问题,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相比历代皇帝,慕溱臻并未一直压迫商贾,反而鼓励百姓经商,将农商结合,脱贫致富。

    商贾的地位有所提高,全国实业增强,百姓们的日子蒸蒸日上。

    乔谚一直致力于她的种地大业,收的徒弟田浩辰以及她的小儿子慕文屿继承了她的衣钵,将她的知识都学了去,并且善于创新,培育出不少的新品种作物,提高了天历的农业水平。

    慕溱臻在位二十一年,六十岁的时候将皇位传给了小船儿,他则带着乔谚过上了养老生活。

    在位的这二十一年,夫妻俩矜矜业业,将天历朝发展成最强王朝,国力空前鼎盛,附属国比起历代多了两倍不止。

    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法治昌明,夫妻俩成为了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的明君贤后,模范夫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