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武王伐纣-《华夏真相集》
第(1/3)页
商王帝乙嫁女于西伯姬昌,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向岐山而去。西伯率众迎亲,极备盛礼,洞房花烛,成就美眷。
帝乙以缔姻手段缓和与周人之间矛盾,西顾无忧,遂即率军东向,全力平定东夷叛乱。
帝乙九年,商王朝大军征伐岛夷、淮夷,途中受到孟方(今河南睢县)夷族截击。
帝乙率领诸侯讨伐孟方,三战得胜,凯旋而回。
帝乙回朝,群臣道贺,并奏请立嗣。
帝乙:我有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仲衍,少子辛受。则立长子如何?众卿公议。
画外音:据史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但当微子启、微仲衍出生之时,母亲尚为妾室,而被立为正妻之后,方生三子,名曰辛受。由此根据古制,长子及次子乃为庶出,少子辛受反为嫡子。
太史:微子启虽为长子,乃是庶出,辛受虽为季子,却是嫡出。古礼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既有正妻之子,便不能册立妾子。陛下明鉴,违礼不祥。
帝乙:既是如此,便依卿奏。
于是便立辛受为嗣,当众加冕,举朝文武道贺。微子启极为贤孝,并不争竞,自愿让位于三弟。
帝乙在位二十六年,迁都于沫,改称朝歌。
公元前1076年,帝乙去世,少子辛受继位,史称帝辛。因“受”音同纣,又称商纣。
帝辛天资聪颖,口才极佳,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其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谏劝,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过错。且自恃才能,每在大臣面前夸耀,又凭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人皆不如己。又嗜好喝酒,放荡作乐。
帝辛下令师涓,制作俗乐北里舞曲,柔弱歌咏,被称为靡靡之音,亡国之乐。
帝辛加重赋敛,钱帛填满鹿台之库,米粟充实钜桥粮仓。又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玩物,填满宫室;扩建沙丘园林楼台,捕捉大量野兽飞鸟,放置其中。
帝辛对傲慢鬼神,招大批戏乐聚集沙丘,灌酒做池,悬肉为林,命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帝辛继位后,任用姬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在内营建朝歌、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
帝辛二年,商纣王率兵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不敌,由是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要求降附。帝辛受降,即纳妲己为妻。
帝辛听从妲己建议,加重刑罚,设置炮烙酷刑。九侯有女美貌,献给帝辛。
九侯女不喜淫荡,犯颜直谏,帝辛怒而杀之,并将九侯施以醢刑。
鄂侯极力强谏,当殿激烈争辩,结果也遭脯刑,被制成肉干。
姬昌长子伯邑考在商朝为质,因事触怒帝辛,由此而被帝辛烹杀。
帝辛命将姬昌召至朝歌,以北伯崇侯虎为使,前往馆驿接风,赐食其子之肉。
姬昌当面食子之肉,暗自流泪叹息。
北伯崇侯虎详细观察西伯表情,宴罢还朝,便向帝辛告发。
崇侯虎:陛下,西伯姬昌外表忠厚,内怀奸诈。因故作不知所食乃亲子之肉,却在暗地流泪叹息,切齿痛恨陛下。
帝辛:如此,便将西伯囚在羑里,令人看押,不许其归国。
于是西伯姬昌被困羑里,七年不释。姬昌不动声色,口无怨言,只全力推演八卦,自创后天《周易》,以排遣时光,等待时机。
镜头闪回,剖析《周易》来历真相。
早在上古之时,伏羲氏一画开天,便始开创先天易数,神农氏继创连山易,轩辕氏又创归藏易。先天八卦,就此成熟,并被西伯姬昌熟练应用。
西伯被困羑里之时,昼夜观察,悉心钻研,将双卦相叠,开创后天易,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注以卦辞爻辞,称为《周易》。
周易创始,以图像数字,阴阳对立变化,阐述纷纭繁复世间万象。再经后世周公及孔子等人推论解读,形成《周易》一书,留传至今。经历代文人学者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世人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联系。
西伯姬昌又创“六征观人法”,是一套完备系统鉴人之术。周文王此后用以教导太师姜子牙,使其据以考察人品高下、评定才能优劣。后世周公、孔子、庄子、吕不韦、曾国藩、刘劭、诸葛亮等识人、相人大家,无不深受文王六征观人法影响。
姬昌被囚,西伯僚臣积极营救,不惜尽出国中所有。散宜生重价购得驺虞、鸡斯之乘、骊戎文马、有熊九驷,及有莘氏美女给纣王。帝辛此时正与东夷大战,为免西顾之忧,本欲下令释放西伯归国,见周臣前来贡献,正中下怀。于是指其美女,哈哈大笑。
帝辛:仅此一物足矣,况宝物如此之多!念西伯被禁七载,毫无怨恨之心,是个忠臣,特旨赦免其罪,并赐给弓矢斧钺,授征伐诸侯之权,使为西部诸侯之长,称西伯侯。
散宜生:臣代我主西伯感谢君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姬昌获释,回到西岐后便即上书,向帝辛献出洛水以西土地,并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帝辛答允,宣布废除酷刑,商朝臣民水感恩纣王,反而皆都感谢西伯侯姬昌。
当时西伯姬昌在位,力行仁政,国力日盛,附近部族都非常信服。
其时帝辛刻意经营东南,因而忽略西周。
姬昌趁机行使专征特权,四出用兵。先并吞泾渭平原密须、阮等部落;更越过黄河,征服黎、刊等部,黄河以南虞、芮等部也望风归附。
消息传到朝歌,帝辛充耳不闻,反而以为西部有姬周为屏障,更无后顾之忧,便与妲己放纵淫乐,通宵达旦。
西伯姬昌经过几番试探,见商纣王不以为意,遂怀报杀父之仇,长子被烹之恨,己身无故被囚之辱,开始全力翦商,首先起兵攻打黎国,并将其一举平灭。
商臣祖伊与西伯姬昌有隙,又怕商朝就此颠覆,于是入宫,往谏帝辛。
祖伊:陛下,上天已绝我殷祚矣!无论巫史预测,或用龟占,都无善征。
帝辛:胡说!历代先王,岂不佑我?
祖伊:非是先王不佑,而是大王荒淫暴虐,自绝于天,故被天弃,使民不得安食。而大王既不揣度天意,又不遵循祖宗常法。今殷民皆愿商朝早亡,因谓:“天何不显灵?不早降灭纣天命!”民心如此,其将奈何?
帝辛:我命在己,而不在天,贤卿何必担心!
祖伊:呜呼!王多过失,又懒惰懈怠,岂尚能向上天祈求福命,以祐我殷民乎?
帝辛:再要信口妄言,我必斩汝首!
祖伊闻此,再拜而起,辞帝出殿,仰天长叹。
祖伊:纣王已不能劝矣,不亡奈何!
姜子牙时在朝歌,闻说祖伊之叹,于是二话不说,辞别故友异人,背起行囊,向西而去,直奔岐周。
由此追溯姜子牙先祖,曾为五帝之时四岳,并辅佐夏禹治水,立有大功。因被帝舜封在吕地,故此后世指国为姓,自称姓吕。于是姜尚又称吕尚,以子牙为表字。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因父亲早死,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并为族人所不容。
姜子牙渐渐长大,为奉养寡母,十几岁便开始为生计操劳。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姜子牙先做宰牛卖肉屠夫,后开酒店,聊补无米之炊。每至夜阑更深,店门打烊已后,姜子牙便挑灯夜读,刻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治国安邦之道。
岁月易过,人生苦短。只因时乖命舛,身居下层庶民,朝中无人引荐,姜子牙直到七十岁时,须发皓然,犹且不能显达,只得闲居在家。
忽一日,姜子牙拜别父母坟墓,于朝霞初升之时离开吕国,与日俱进,一路向西。
先到商都朝歌,寄身于朋友异人之家,欲求出仕。但因商纣王正大举征伐东夷,最为仇视夷人,姜子牙出身夷邦贵族,因此不得进身之阶。
姜子牙眼见自己年岁高迈,感叹时日无多,时乖命蹇。此时听闻祖伊之叹,于是告别异人,再次束囊西行,前往岐周。
说不得跋山涉水,晓行夜住,一路艰苦,自不必提。这一日,姜子牙来至岐山脚下,渭水之滨。因闻到处都是传颂西伯贤德之声,又见磻溪风景优美,便在此建棚搭屋,每日临溪垂钓;一面陶情怡性,闲时渔樵问答,倒也自得其乐。
樵子:我观你每日在溪边坐地,垂丝直钓,不施钓饵,又不作弯钩,此是何意?
姜子牙:何意?我则是,宁向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樵子:此话不通。我看你这老汉,倒活像一个大马猴。
姜子牙:咄!你这莽汉,怎敢小觑我?说不定你这一生荣华富贵,倒在老朽手里。
樵子哈哈大笑,挑柴而去。
便在此时,西岐城中,文王姬昌已渐老迈,垂暮光景。周文王眼见国中虽然人才济济,各尽职守,但并无经天纬地大才,可委以辅国重任,不由怀忧,闷闷不乐。
仲秋时节,忽这一日,姬昌来至宫外,抬眼望去,只见秋高气爽,草长马肥。文王兴致起,还至宫中,便唤内侍。
姬昌:内侍,传令众臣,如今秋高气爽,且随本王出外狩猎,解闷则个。
内侍:喏!
姬昌:且慢,出发之前,待本王依例先卜一卦,占其休咎。
内侍闻声止步,奉上钱课宝匣。文王抛钱在案六次,得其卦象,又惊又喜。
姬昌:咦,奇哉,怪也。
内侍:未知何奇,何怪?
第(1/3)页